去英国读一个第二硕士,可能是你留学规划中的一招“妙手”

去英国读一个第二硕士,可能是你留学规划中的一招“妙手”

原标题:去英国读第二硕士可能是你留学规划中的一招。

近日,2022启德留学英国及爱尔兰顶级学院展在网上拉开帷幕。在现场分享中,启德留学英国爱尔兰项目总监、启德凯培产品运营总监郑、牛津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已申请第二个硕士学位并已被伦敦政经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提供的伦敦KCL国王学院金融数学专业研究生胡,共同探讨了留学申请、语言考试、英国留学等热点话题,并

关于英国留学申请准备的建议

Q1:收到KCL这么好的录取通知书,你在留学前做了哪些准备?包括时间,学历背景等能力。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大四胡老师:

大一的时候就有出国的想法,所以一直很看重学校的GPA,最后以平均分88.06毕业。找到启德留学是在2019年下半年。然后在老师的建议下,结合我本科的数学学术背景和我对金融方向的兴趣,我决定报考金融数学这个专业。启德的老师给了我一个很详细的时间表,我按照老师规划的时间表系统的准备语言考试和能力提升项目。

同时,2020年初,我参与了线上量化布局研究项目,内容涵盖了纽约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必备的一些基础核心知识。因为我是纯数学背景,这个项目不仅填写了我的一些金融知识空,而且经历本身也能让申请机构知道我在申请之前就已经对金融数学感兴趣,并且已经把学习付诸行动。我觉得这也是我多专业申请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我还参加了中信证券的短期学习,这也是向申请机构展示我的兴趣和能力的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启德老师申请的时候也很认真。我是在申请开放后的2020年9月提交的申请。启德老师也帮我及时更新资料,跟进学校的反馈,所以我很顺利的拿到了KCL Offer。

启德留学总结:这两年英国的申请竞争非常激烈。建议所有想申请英国顶尖大学的同学,一定要从大一开始规划。大一到大三的三年时间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GPA,准备语言考试,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通过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和科研,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和申请竞争力。

:胡目前已获第二硕士学位授予权。从启德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两年大概有30%的学生会考虑申请第二个硕士学位。所以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第二个硕士学位有哪些考虑?

资深KCL胡:

首先我觉得那个PhD对我来说时间比较长。英国读博一般需要三年左右,费用比较高,所以我优先考虑第二个硕士。还有三个更具体的原因:

第一,出于职业规划的考虑,希望以后能成为证券行业的分析师。所以在我学习了一段时间金融数学之后,我觉得金融数学这个专业更偏重于基于数学解决金融决策问题,更偏重于技术分析。如果我能掌握这样的技能,我也能对整个市场形势有一个了解,这将使我更有竞争力。所以我选择申请了LSE的金融历史专业和UCL的公共政策专业,两个专业都拿到了Offer。希望我现在擅长的定量方法和这两个专业可能教给我的一些定性方法能够相互碰撞。

第二点,出于社交平台的考虑,我在KCL已经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有一些交流的机会,很多都是业内的学术或者技术专家。比如我现在的专业学长讲座,曾经在高盛担任执行董事。在课堂上,他也会和我们分享一些他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也是拓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过程。第二个硕士学位等于给了我多一年宝贵的时间去结交更多优秀的朋友,接触更多像这样牛逼的老师,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

最后,因为我的女朋友将于九月在UCL注册,我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和她一起学习。我也觉得如果同学有伴侣想去英国留学,一起读第二个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

Q3:作为一名牛津的大四学生,请分享一下,从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来看,G5这样的英国顶尖大学的教授更看重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牛津/启德考培产品运营总监郑老师:

我在牛津读书的时候,我的几个同学都是牛津的二硕士。第一个硕士学位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和爱丁堡。所以在英国工作一年后申请牛津的第二个硕士学位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接下来根据我自己申请牛津,然后进入国际教育行业的经历,大概辅导了近百名学生进入英国的G5院校,比如牛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特别是关于英国顶尖大学,申请者的哪些能力更受看重。

我觉得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术能力。英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的申请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最重要的是申请者的硬实力,也就是学术实力。首先,学习实力是指在校期间的GPA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像胡一样达到88分或者90分以上。除了GPA之外,申请人需要能够证明更全面的学术能力。比如从论文或者发表的角度来说,可以有效提高自己学术能力的展现。但是因为对论文或者发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来展示自己的学术潜力。

学术能力是进入G5等英国顶尖大学录取池的硬指标,但不一定能成功。所以申请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证明自己有“学业成长能力”。英国顶尖大学在评估申请人的时候,其实会看你是不是一个目标明确,自我驱动能力强的人。没有这两点,就很难在校园里保持很高的GPA,通过论文、项目、出版物等继续拓展自己的学术能力。这些努力可以体现你对学业成长的追求。

学术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找准差距,弥合差距”。我们需要对学术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兴趣,我们可以在现有的一些论述或者学术成果中发现一些小的空白,思考一下,努力弥补这些小空小白。基于这样一种自我驱动力,你才有可能做得更多。我经常举一个牛建应用的例子。面试的时候导师会问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其实已经超出了你现在的知识范围,但是他可能会通过和你的交流,通过一个梯子,看看你能不能基于他提供的这些新知识,或者这个梯子,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另一方面,我长大了也想和你分享。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是我需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很多在国内读本科的同学都觉得在国外读硕士不如在国外读本科,或者已经在国外读了硕士然后再申请第二个硕士的成功率很高。为什么?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背后的研究方法和国外硕士研究的不一样。这可能会让你的导师觉得,虽然你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硬指标,但是你的成长不会特别高,所以你需要拿出来给学校看。在你的专业领域,你知道并掌握了一些研究方法,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这些都需要在你的研究提案中体现出来。很多学生的学术指标写进PS或者研究建议书的时候,建议不要罗列出来,而是说明驱动力,思维模式,目标和一种想为学术领域做点贡献的愿望。如果把它们呈现给他,会更容易打动面试官或者教授,不仅仅是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这些成绩背后的动能,能在这一到两年的学习中冲击你,带领你达到更好的状态。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条就是要有硬指标和学术能力。学术能力的范围不仅包括GPA,还包括一些课外学术和研究项目。第二个是展示你背后的驱动力,包括你的思维模式,这些东西需要在你的文书工作和你的面试过程中很好地展示出来,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因为有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你才能去实现更多,达到更高。

启德留学总结:郑老师提出了“学业成长”的概念,启德留学申请结果统计分析也印证了“学业成长”的重要性。在启德的协助下,50%被G5院校录取的国内申请人在国内有3-4次能力提升的经历,包括专利、科研、学位论文。另有37%的申请者会有1-2次这样的经历,13%的申请者会有4-5次这样的经历。根据百强院校的录取情况,46%的申请者有1-2次学术和科研经历,45%有3-4次经历,7%的学生有4-5次经历,只有2%的学生没有相关经历。

Q4:受疫情影响,很多雅思考点已经取消。你有什么建议和对策?

牛津/启德考培产品运营总监郑老师:

相信很多同学都在经历雅思被取消的事情,目前想成为自然考生并不容易。到今年5月,各地考试全部取消,包括纸笔考试和计算机考试。一般来说,纸笔考试取消了70%左右,机考取消的比例没有那么高,因为机考周一到周五都可以考,而且会有更多的场次。今年,卑诗省已经在mainland China投资了更多的计算机考试场地。

对于那些急需语言成绩并将于今年9月份开学的学生来说,向当局提交成绩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我的建议是,首选应该是看看当地有没有雅思机考可以参考,因为他们一直在备考雅思,听说读写各种题型,题库也是一样的。转行考机考他们唯一不太熟悉的就是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雅思机考成绩的认可度相当于雅思纸笔考试。不会,如果真的没有可以考的雅思考试,或者因为在家被孤立而不能出去考,这种情况下,多邻国的考试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英国多邻国的认可度目前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选择多邻国的时候,需要提前注意。你梦想中的大学承认多邻国的考试成绩吗?相应的分数要求是什么?可以在官网查询或者联系启德的顾问。

启德留学建议:今年9月开学,所有英国大学基本恢复线下,请提前做好签证准备。因为今年3月英国取消了两个加急签证,高峰期难免会延长一些签证办理周期。所以一方面准备语言考试,另一方面不要耽误签证,留足时间。

关于英国留学期间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的建议

Q1:胡先生目前在英国。请谈谈英国的现状。现在去英国上学需要一些特别的准备吗?

资深KCL胡:

目前英国没有强制防疫措施。没有人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包括公交车和地铁。但我出门还是会戴口罩,还会带一瓶酒精喷雾。触摸公交车把手或电梯扶手会给我的手消毒。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小哥哥小姐姐们来了之后也不必有特别沉重的心理负担。出发前,他们家里要打好疫苗,多准备一些防疫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等。在他们来到英国后,他们可以进行加强注射。外出时做好必要的防护,注意消毒,多运动,补充VC多喝水,避免在人多的地方进食。这样做,疫情对正常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Q2:英国留学期间的学习建议。

资深KCL胡:

我认为,当你来留学时,你必须很好地体验生活,以及体验英国的悠久历史和自然风光。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去周边国家看看。

但毕竟学术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留学的首要目标,对后面的工作也很重要。比如我们的KCL课程网站上会有明确的标记。除了参加老师的讲座和研讨会,还需要留出一定的自学时间,才能达到这门课要求的最低标准。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数学性质的专业,如果平时放松,不努力学习,考试会很痛苦。所以最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入学后能平衡好生活和学习,抓住难得的机会在这里玩得开心,同时也能保证学业能顺利完成。同时要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一些实习机会。很多英国大学都会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讲座和实习机会,所以一定要注意学校发来的邮件。

还有两个问题是中国学生在国外学习时经常要面对的:口语和写作。据我观察,所有的中国学生初到英国时,不是因为不适应,就是因为语言环境不同而害羞,所以不会主动说英语。但是,一两个月后,他们会说得更多,他们也会发现英国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的发音不是特别标准,但他们也会认真听,不会给人额外的压力,所以说话的主要压力来自于他们自己对发音的担心。另一个是英语写作。一开始我习惯按照中文的思路去写,但其实时间长了,我发现还是需要用英文的思维去写,包括如何培养这样的思维,多读英文文献,包括专门指导如何用英文写作的这类资料和课程。

牛津/启德考培产品运营总监郑老师:

我特别赞同胡老师的观点。其实更多的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当你突破自己的时候,你先设置了一道防线。所以你在国外的时候,我们和同学,尤其是国外的同学,和导师老师的这种交流,其实是被你自己禁锢的。如果你一年花30到40万去留学,你一定要有一种精神,就是推自己,给自己一个推力。只有放开自己,才能看到更好的自己。在英国的时候,我真的强迫自己去参加很多大学的活动,或者一些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甚至是学校组织的一些创业项目。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认为你可以和他们交流,表达你的想法。其实他们跟你在一起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第二,出国的时候,我的雅思在8~8.5的波动水平。我觉得,一般来说,如果你能习惯国外的学习和社交,并真正从中受益,从雅思的角度来看,你的英语水平应该在7.5左右。另一方面,其实我们在国外和别人交流时羞于开口的情况也不少,也有同学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出国前适当了解一下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比如可以了解一下伦敦常见古建筑背后的历史,了解一下英国王室的一些信息,了解一下当年的宗教改革或者宗教运动是怎样的。如果你打算去旅游,比如去爱丁堡,你可能要了解威尔士、苏格兰、英格兰之间的爱恨情仇,包括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比如诗歌、文学、绘画等。了解的多了,互相交流起来就容易多了。

还有一点关于中国学生的外语写作能力,是留学期间最大的考验。我之前带过一些学生,他们在国内的时候,雅思写作都是6~6.5分。他们去爱丁堡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但他们的导师经常批评他的英语学术写作能力很差。无论是大论文、小作业还是小论文,中国学生的通病不仅包括选词和一定的语法错误,还包括不能胜任这种西方学术写作的风格和要求,以及引用参考文献,如何避免抄袭。这也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做好英语学术写作的准备,到了英国后需要3个月左右的适应时间。一年的硕士留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适应上。所以我强烈建议出国前,提前把学术写作这部分的技巧和能力补上。俗话说“没吃过猪肉就得见猪跑”,提前了解人家的写作思路和逻辑要求,是你必须遵循的范式。

我以自己为例。我在牛津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我上一篇论文得了这样一个80分的分数,是我们班的第二名。所以我觉得作为留学生,写作是我们最有可能超越母语者的方向,因为写作要有思路,要动脑。虽然我们在英语口语上很难超越当地人,但是在学术学习上可以做得很好。如果有同学想获得一些学术写作方面的支持,可以参考我们启德在线课程开设的学术写作课程。相信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

Q3:接下来想请胡老师谈谈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英国去年推出了毕业生工作签证。胡先生打算申请吗?

资深KCL胡:

我的计划是在今年9月份进入第二个硕士专业之后,开始关注明年夏天的时机和秋招。优先考虑的还是国内的职位,在英国有合适的机会再考虑。前两天我们KCL专业群里,在国内大型券商工作的大四学生也贴出了夏秋招聘广告。由于英国硕士毕业时间在11月份左右,所以一般的暑期实习恐怕赶不上,这也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因为公司通过暑期实习转正的几率比较大,所以我的计划是在进入第二学年的时候尽快开始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实习机会。如果有,我会马上把准备好的简历发出去,然后尽快去实习,进入这种工作状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去英国读一个第二硕士,可能是你留学规划中的一招“妙手”
本文地址:http://97976538.55jiaoyu.com/show-76285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