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往年高考|中外合作大学稳步成长,为高中生提供“不出境留学”选项

关注往年高考|中外合作大学稳步成长,为高中生提供“不出境留学”选项

原标题:关注2022高考|中外合作大学稳步增长,为高中生提供“不出国留学”选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dorri深圳报道6月8日,全国高考已经进入第二天。

高考结束后,部分考生将继续参加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mainland China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下简称“中外合作高校”)组织的入学考试。中考成绩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起纳入综合评价,进入后续高考。

截至目前,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共有9所,分别是unnc、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MSU比特大学。

其中,交利物浦大学今年在广东省和江苏省的自主评价测试定于6月11日至13日进行,包括笔试和面试;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综合评价录取考试将于6月18-19日举行,采用“双机”网络远程在线方式进行。

对于高中生来说,中外合作大学在传统的国有大学学习和出国留学之间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与传统的国有大学相比,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大学最显眼的标签,体现在很多方面:大部分理念和资源是从海外大学引进的;有一定比例的外教;以英语为主(深圳MSU比特大学部分用俄语授课);学生可以参加大量的国际活动,包括比赛和交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健告诉记者,中外合作大学的出现,加上新的国有大学和高端民办大学,使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不再是“千校一面”。

这几年,转到中外合作大学正在成为一些高分考生的选择。6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获悉,近年来,广东省综合评价入学考试报名人数稳步上升,今年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比去年增长40%。

也可以只凭你的高考成绩申请高考。

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布了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六个地区的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按照一般规律,考生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占60%)+入学考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占10%)。学校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这被称为“631模式”,是很多开展综合评价选拔的学校普遍采用的评分比例。但不同学校在不同省份的评分方式略有不同。

如交大今年在江苏省内通过综合评价招生,高考成绩占60%,自主评价成绩占40%;昆山杜克大学采用“54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50%,学校自主综合评价占40%,包括申请材料综合评价和申请者“校园日活动”表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学生当地统考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学业水平测试全部科目合格/不合格的,自主综合评价权重按50%计算。

目前,中外合作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已过报名截止期。如果今年考生错过报名,只参加高考,还有机会报考吗?

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一些中外合作大学除了在一些地区实行综合评价和考试录取外,在许多地区也采取高考选拔和招生的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过往考生提前对中外合作大学有了清晰的了解,报名参加综合评价测试,最终被录取,也有部分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才发现有这样的选择,只有成绩达到要求才决定报考高考。

一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湖北学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她的高考成绩,她本可以申请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这样的985高校,但最终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因为她想获得更国际化的视野。

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连续六年为广东省最高。2021年,学校在2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内地本科生1308人,其中通过普通提前批录取470人,通过综合评价录取802人,外语生28人,艺术生(音乐生)8人。

一位中外合作大学的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一些传统公立大学相比,中外合作大学的招生规模普遍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平均录取分数较高。客观地说,中外合作大学近年来在生源质量和影响力上确实有所提升,但整体上还处于爬坡阶段。

这两年增加了自主招生。

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被海外大学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无法如期出境留学。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困难,教育部允许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学到一些国内外合作大学完成学业。

这也叫“自主招生”,一般在8月份开始。不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不占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标,对高校其他类型招生没有影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20年自主招生主要招收当年被挡在国门之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但是很多咨询者都在问,在国外留学一段时间后,有没有可能“回国”。

2021年,教育部批准自主招生的几所中外合作大学为非应届学生开通了申请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之前的规定,想要进入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必须通过高考,这也导致了国际高中生,之前很少进入中外合作大学。这两年的自主招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但是现在的学位制度依然存在。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杨眠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说,中外合作大学自主招生的增加,提供了一种录取学生进入“外国”大学的途径,但当他们在中国校园学习时,最终在合作学校被授予“外国”学位。

以交利物浦大学为例。通过高考的学生,将来毕业时可以获得交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中国教育部监制)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由英国利物浦大学直接颁发,中国教育部承认)。而自己招收的学生,只能拿到利物浦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但是“回流”还是有很大热度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眠曾透露2020年的招生人数将会增加。“我们开了100多个指标,录取条件是学生被世界排名前150的大学或前50的专业(QS)正式录取。因此,大约有3000名申请人。在这种压力下,我们不得不扩大计划,录取500名学生。”

另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的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这两年自主招生竞争非常激烈,基本上十几个人竞争一个名额。同时他表示,今年的自主招生情况还有待教育部进一步安排。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中外合作大学自主招生是为了应对疫情,应该更多地解读为满足多样化需求,但同时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法”。易学堂创始人肖敬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确实为获得海外大学offer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进入中外合作大学学习,但不是常规。疫情好转后这一政策是否会继续,还需要打个问号。

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关注往年高考|中外合作大学稳步成长,为高中生提供“不出境留学”选项
本文地址:http://97976538.55jiaoyu.com/show-76260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